中心简介

  浙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于2023年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建立,是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其运营主体浙江东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由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瑞盛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永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和浙江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23年4月在宁波高新区注册成立。

 

  中心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浙江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为己任,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围绕绿色石油化工新工艺,重点攻关节能降碳绿色石化技术、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两大方向以及绿色炼化成套技术、绿色化工新材料技术、数智应用与安全生产等领域;并将在五年建设期内科研投入50亿元,组建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团队1000人以上,在宁波、舟山等地建设中试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我省石油化工行业调结构、促升级、提质量、增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带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低碳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大方向

节能降碳绿色石化技术
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50 亿元

五年建设期内科研投入

1000 +

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团队

股东构成

依托科研单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实施企业化运营

图片名称

建设布局

强核心:以“创新中心宁波总部”为“强核心”;

 

多基地:在浙江宁波、杭州萧山、浙江舟山等多地建设小试中试验证、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网格化:中心联合国内外顶级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协同研发和创新,由中心的“点”扩展到各专业基地的“面”,再由“面”辐射到省内多个石化园区。形成分工明确、共建共享的“网格化”协同创新格局。

1 总部
3 +基地
20 +园区
图片名称

基础研究

浙江绿色石化
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

图片名称

产业化推广

图片名称

服务园区

图片名称

上接基础研究科研机构、下连产业链企业,中心成果辐射省内多个石化园区,助推区域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作伙伴

浙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借鉴我国“两弹一星”创新思想和方法路径,与国内外先进科研院所、产业链知名企业建立紧密的研发与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

战略合作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河南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大学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华能源(宁波)新材料有限公司
工大开元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南京乐透思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希柯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中圣压力容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
东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培慕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至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中凯瑞普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智英石化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瑞程石化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宝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页签③

富文本内容绑定数据后可解析HTML语言内容


信息为测试元素,使用时候可删除该元素放置自己想放的元素

页签④

富文本内容绑定数据后可解析HTML语言内容


信息为测试元素,使用时候可删除该元素放置自己想放的元素

管理体制

独立法人单位,企业化运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和首席科学家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制。

董事会

图片名称

董事会

董事会是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制订管理制度,审议发展战略、机构设置、经费预决算等。

首席科学家

对创新任务和攻关计划的总体推进和执行负责,组建技术创新团队,确定内部协作模式和激励机制,自主决策经费使用。

首席科学家

图片名称

中心主任

负责统筹创新中心人、财、物等资源,按章程主持中心全面工作。

中心主任

图片名称

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行业内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组成,负责指导中心重点创新领域、重大攻关任务与目标等技术创新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评估论证等。

专家咨询委员会

图片名称

管理体制

独立法人单位,企业化运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和首席科学家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制。

董事会

图片名称

董事会

董事会是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制订管理制度,审议发展战略、机构设置、经费预决算等。

中心主任

图片名称

中心主任

负责统筹创新中心人、财、物等资源,按章程主持中心全面工作。

首席科学家

图片名称

首席科学家

对创新任务和攻关计划的总体推进和执行负责,组建技术创新团队,确定内部协作模式和激励机制,自主决策经费使用。

专家咨询委员会

图片名称

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行业内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组成,负责指导中心重点创新领域、重大攻关任务与目标等技术创新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评估论证等。

运行机制

自主仿真

市场化技术创新服务机制

选题立项向产业开放、平台设施向社会开放、成果转让向行业开放、社会服务向园区开放。

图片名称

创新人才凝聚机制

科研创新生态建设、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竞争性的薪酬水平。

图片名称

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选题立项论证、项目经费投入与使用、项目研发过程监控、项目成果评审考核。

图片名称

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依科研投入商定分享比例、成果转让收入按比例分配。

图片名称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综合评价成果价值,明确各方权益、转让价格、为全省石化行业技术应用提供"诊断+服务"、成果对全社会公平转让、资金技术入股孵化成果、鼓励创新团队创业孵化成果。

图片名称

收益分配激励机制

依成果贡献大小进行奖励、对成果孵化创业进行奖励、中心与科研人员利益共享。

联系我们

图片名称

浙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 2024 浙江东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丨 SEO

营业执照

官网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